2009年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報道,肛裂發病率成上升趨勢,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以勞累過度、酗酒、吃辛辣食物、飲食習慣不良、便秘、腹瀉、久坐、久站、工作緊張者居多”。綏化現代男科醫院擁有的安氏療法在肛裂的治療上突破了傳統的多種治療弊端,采用安氏療法治療肛裂,具有不開刀、出血少、痛苦小、恢復快,不再復發,門診微創治療一次即可,無需住院等優點,是目前醫學界一致公認治療肛裂的理想方法。
肛裂的形成原因
1.括約肌痙攣:肛裂多發生于肛門后位,主要是由于外括約肌淺層在肛管前后方各形成"Y"形薄弱區,恥骨直腸肌又加強肛管兩側的力量。因此肛門后部及前部不如兩側堅強。肛管向下后與直腸后壁形成一角度。排便時,干燥的糞便對肛門后方薄弱區的壓力最大,又因肛管之后中線血運差,彈力較少,故造成肛門后方易受傷撕裂。這就是肛裂裂口的位置常發生于后方的原因。
2.感染:肛管上端齒線處的特殊結構如肛竇、肛門瓣、肛乳頭、肛腺等,容易被干硬的糞團下移時所損傷,使局部產生感染和炎癥,或導致肛腺阻塞化膿,潰破后形成肛裂,由于局部炎癥刺激,括約肌痙攣,血液供應不足,傷口久不愈合,形成慢性潰瘍。
3.外傷—肛門狹窄:大多數學者認為干硬糞團通過肛管時,易引起肛管撕裂,尤其是肛門先天性發育不良者,更易受到損傷。
肛裂的臨床表現
疼痛:肛裂最主要的癥狀是排便時及便后肛門部疼痛。疼痛特點為兩次高峰,故又稱馬鞍型。排便時因肛裂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出現肛門劇烈疼痛;排便后疼痛可暫時緩解或消失;數分鐘后由于肛管內括約肌痙攣性收縮,引起再次劇痛,持續時間較長,甚至長達數小時,直至括約肌痙攣收縮逐漸緩解而舒張,疼痛消失。疼痛可放射到會陰部、臀部、大腿內側或骶尾部。
便秘:由于排便時及排便后疼痛,患者懼怕排便,有意推遲排便時間,糞便腸內停留過久,水分充分被吸收而使原有便秘加重,至排便時疼痛更劇烈,肛裂更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出血:排便時肛裂加深,創面可有少量出血,鮮血在糞便表面,便紙上有血跡或便時滴血。